中國文化融入景觀設計走向如何?
國內傳統文化的復蘇為景觀設計提供了更多的養料,未來,關于文化的挖掘的敘述應該更加縱深,讓新舊文化不斷碰撞、建構、重組,推陳出新。從另一個維度思考,設計“放下”文化屬性與意識形態,以純粹的形式展示設計的力量,不失為新的設計路徑。
怡境在年前舉辦的一場討論會中,有不少嘉賓對此發表了看法。中房金融地產國際商學院院長汪力:“新年我們看到新中式項目被市場接受,被甲方接受,是因為中國人慢慢看到東方文化較西方更優秀的部分。新中式的回歸其實是文化的回歸,是國人自信心的回歸。"
怡境的景觀設計案例體現了這一點,行業人士對此表示贊賞,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系教授,同時是棕櫚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英說道,“我對廣州建發央璽這個作品特別有印象,它把一些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展示做得非常到位,很讓人驚艷。"
景觀設計能放下什么回歸到哪里?邁思(亞洲)顧問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首席建筑師江寧一句話或許帶來思考, "設計能不能放下些什么,諸如文化價值或者意識形態,回歸到形式美上,回歸到設計師的基礎上去,會不會更有意思,別有一片洞天。"
怡境的幾個帶有強烈中國文化元素的的景觀設計作品也許能說明這點,其中不乏住宅景觀設計,也有園區景觀設計:

炳靈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永靖
項目全面融入“絲綢之路”旅游帶,規劃建設成為涵蓋“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旅游度假區和文旅特色小鎮”等項目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打造絲綢之路國家文化公園,發展成為絲綢之路黃金旅游走廊重要節點,成為甘肅打造黃河生態戰略新高地的重要抓手。

建發央璽,廣州
廣州建發央璽承襲儒家傳統禮制,融合現代人對于私密性的考量,加以提取和再造。設計以嶺南園林代表之余蔭山房四進空間序列為圖底關系,演繹別具嶺南建筑特色和人文風情的空間結構,并賦予了它屬于當下這個時代的新含義。

建發璽院,武漢
項目設計靈感源自“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的宋代著名宮苑“艮岳”,以奇異瑰麗的荊楚文化元素為基礎,以水為魂、以石為心,結合“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琴臺典故,打造出“三進門庭”的東方意境園林生活空間。

雅途酒店,云浮
雅途酒店從場地人文底蘊中提取靈感,以“悟·境”為設計理念,將“悟境幾重”的禪學哲思融入景觀空間,從山水底蘊凝練幽靜深遠的意境,傳承千年禪韻,融入山水自然,成為青山碧水間的一方禪境,打造舒適、雅致、空靈的藝術氛圍。

保利時光印象,石家莊
“時光停駐之地”——探究場地前世今生,項目提取金鋼廠的工業元素設計主景雕塑和疊加延展場所精神,以時尚簡約的手法對城市景觀進行再設計,是極簡主義與都市生活的靈魂碰撞,成功與同區位、同類型項目形成差異化,一鳴驚人。
怡境將中國文化融入到景觀中的設計作品將會隨著市場需求越來越多,新中式成為主流,是中國文化在國際設計行業的自信。